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批为“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全国首开该专业的八所高校之一。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高素质、强能力”为要求,培养具备扎实的社会保障学基础理论,熟练掌握统计软件等分析工具,能在社会保障、劳动经济、人事工资等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复合型人才。

社保专业突出“社保本色+财经特色”的培养内涵,探索新文科培养方向。社保本色体现在劳动经济和社会保障领域,聚焦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障、工伤保险,以及收入分配与贫困救助等;财经特色体现在融合财政、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专业知识的“新文科”培育方向。着力打造大类培养、双师指导(项目导师+社会导师)、三维联动(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公益基地)、四能提升(社保视阈+实践调查+数据分析+政策仿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教师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20多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70多篇,为科研反哺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新苗计划”立项、省乡村振兴创业大赛等获奖30余项。

今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将继续紧扣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国家一流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专业建设质量提升,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