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办学理念,积极响应“互联网+教学”“人工智能+”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自觉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评选出一批教学态度端正、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标兵,特制订课堂教学效果奖评选方案,开展第七届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选资格
我院在编在岗的所有专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
二、评选程序及时间安排
序号 |
工作阶段 |
工作内容 |
时间安排 |
1 |
系部推荐 |
各系推荐1-2名或团队(至少1名或团队)参评教师(以往参加过的教师可以继续参加),同时上报相应课程并填写附表1,参评课程原则上应为专业理论课程。 |
10月26日前 |
2 |
网络评审 |
参赛教师提交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专家评委进行评审。 |
11月10日-11月24日 |
3 |
现场评审 |
参赛教师提交汇报PPT,学院组织专家对参赛教师相关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进行评审。 |
11月25日-11月30日 |
4 |
综合评价 |
学院根据参评教师的网络评审、现场评审成绩按比例汇总课程总得分并确定各级获奖者名单。 |
12月7日前 |
5 |
开奖及 颁奖典礼 |
公布获奖教师名单并对获奖教师颁发奖金与荣誉证书。 |
暂定第12周 |
三、评选原则
1.高标准严要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代表了我院课堂教学质量的最高水平,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领导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奖项予以空缺处理。
2.全面性系统性:多视角评价,既考虑学生,又有同行专家评分;点面结合,既重视课堂现场教学,又要兼顾课程建设质量。
3.新趋势新要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要体现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基于“互联网+”的课堂教学创新。
四、评选指标
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指标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级相关材料、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创新设计汇报等三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15%、35%。根据总评成绩排名确定获奖者名次。
五、参赛教师需提交的材料
(1)报名表及课程相关信息。参赛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教学创新情况等(详见附件 1)。
(2)参赛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需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
(3)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说明课程教学创新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痛点”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第二,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通过基于数据、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须有摘要约 300 字,正文字数不超过 4000 字。
(4)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 2 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 45 分钟的 1个视频),文件采用 MP4格式,分辨率720P以上,每段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 1200MB)。实录视频须在真实的高校课堂环境中录制,有参赛主讲教师出镜、有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严禁“表演式”课堂。相关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以及其他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5)教学创新设计汇报PPT。参赛教师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支撑材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六、奖项设置
本轮评选原则上设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1名、最佳提名奖2名、优秀奖3名。同时,针对2022年6月30日以后进校的青年教师可视情况增设课堂教学效果新秀奖1名。学院将给予获奖教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业绩等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七、其他
1.评选结果将作为教师岗位评聘、职称评定、评奖评优及相关考核的重要依据。
2.获奖教师需要面向全院开设至少一次公开课。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和最佳提名奖获得者需要向全院教师进行说课一次。
3.评选方案详见《公共管理学院第六届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方案》。评选方案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学院教学办负责解释。
联系电话:86735855;联系人:丁立老师。
附表1 报名表及课程相关信息
附件2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评分表
附件3 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评分表
附件4 教学创新设计汇报评分表
附件5 公共管理学院第六届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评选方案
公共管理学院
2025-10